2021版IB中文A:文学大纲解析,探索升级要求!

知识点       时间:2019-08-27 10:45

  2021版IB中文A大纲在学科性质的介绍中,相较于老版大纲,新大纲着重强调了IBDP中文A的三门课程(语言与文学、文学、文学与表演艺术)的共性,并将之称为“框架”:


  探索语言、文学与表演艺术的各种元素。每一门课程还注重文本、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;注重跨越地理空间和历史时期的文本的范围和功能;以及互文性的各个方面。


timg (2).jpg

IB中文A大纲


  新大纲同时提及:


  这3门课程对语言应用、分析水平和批判性反思的要求是相同的。


  三门课程之间的壁垒被进一步打破,教学内容、培养目标和形式方法等更加明确和统一。原本因强调“所关注重点不同”而有可能造成的课程缺陷得到了补足。至少在规划中,三门课程真正形成了一个整体,尝试从不同维度,将学生的母语能力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并且使之更加全面化。


  这一点在不同的课程中各自得到了展现。具体到文学课程的角度,新大纲传达出的变化讯息大概有几方面:


  1、研究内容方面,不再只关注“文学批评技巧”,兼顾“文学和文化背景”,而是将视野扩大,把作者、读者等要素加入到学习中来。


  艾布拉姆斯早已在《镜与灯》中便已提出文学批评的四个基本要素:世界、文本、作者、读者,西方文论体系也围绕这四个要素构建,但是过去的大纲并未实现对这些要素的全面关注。


  我们可以看到,“文本、读者和作者”的关系第一次在大纲中被明确提出,改变的态度和方向是积极而准确的。


  之前借由对异域文学的文化背景分析所呈现出的“世界”元素,也在新大纲的“互文性”、“全球性问题”等概念的指引下,由单薄走向丰富:比较文学中所谈的对比、对照和对流有了实现的基础,学生有机会真正实现文化互动和深度思考。


  总体上,新大纲中对于文学的关注不再仅局限于文本内部,强化文本间的联系,强调世界眼光和心胸,文学和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。


  语言与文学课程中,学生探索语言如何被塑造,如何被身份影响,挖掘不同历史、地域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。


  我们也许可以大胆推测,文学大纲内容方面的变化也正源于这些经验,这也算是对我们前面所谈的“三门课程的整体化”的某种证明吧。


  2、课程形式方面,“文学创作”、“表演”等新颖的任务被引入,它们可作为文学评论撰写等活动的有益补充。


  这些新的形式实际上仍然在呼应研究内容的变化。与写作评论时的“评论者”身份不同,无论是写作还是表演,都是将学生推到“创作者”的位置上——由“外视角”转向“内视角”,他们得以深刻体认作者,来实现读者、作品和作者的互动。


 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,衔接大学学习,也能够帮助教师将课堂设计得更为灵活和生动。


  新大纲中使用了“核心性”一词概括表演在三门课程中的意义。我想在这背后,文学与表演艺术课程一定为文学课程的形式创新提供了种种灵感,但是文学课程中的“表演”又超越了戏剧的范畴并有所发展,拓展到诗歌朗诵、小说对话展示、剧本改编等丰富的形式。


  也许未来,课堂上的抑扬顿挫、举手投足间,学生不仅能够贴近作者的灵魂,无限接近作品真实内涵,也能在完成“硬实”的文学鉴赏之外,感受到文学的“弦外之音”、“韵外之致”,实现大纲中说到的文学的“审美功能”。


  3、课程目标方面,提法从“国际性”转变为“国际情怀”,这寄寓着IB对于世界公民的深切期望,也渗透着将文学研究内容扩大化与学习成果现实化的理想。


  IB的愿景非常宏阔,与其说此“情怀”是学生的,还不如说是IB组织自己的:从旧大纲中的“理解他人”到新大纲中的“全球意识”,育人宗旨的进化中我们大致能够看出IB对教育对象未来角色和能力的期待的提升。


  与此相应,新大纲中还专门列出了全新的“世界研究专题论文”中可供选择的6大全球性主题。


  但是站在学科教师的角度,我们看待这个问题时应认识到,这样的课程目标也许是一把双刃剑:优点我们上文已经提出,全球问题可以为不同地域或时代的文学提供足够的比较空间;但我们也应注意到,过度关注“大”也可能会造成课程内容的空泛,以及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学术训练的忽略。


  平衡的关键应在于,即使研究全球问题,也应以文学为重心和切入口。这是教师应牢记并传达给学生的。


 

 喜欢 [0]
相关推荐
How to produce? 开源节流
知识点       2023-02-15
AP生物模考题
知识点       2023-01-18
what to produce? 商人逐利
知识点       2023-01-10